2016年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简章
一、招收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一)合作导师:颜晓红
主要研究方向:物理电子学,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增效技术研究、纳电子器件设计与模拟、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招收人数:2人
联系方式:yanxh@njupt.edu.cn /18951896688
导师介绍:颜晓红,男,1964年7月出生,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纳米电子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在光电子材料、纳米结构和材料、凝聚态物理和等领域发表SCI论文超过180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3.0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超过50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教材2套,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成果被同行他引超过1000余次。1998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基础类)三等奖,2003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均排名第一)。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A)等的培养对象,是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的获得者。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先后承担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多项,自1996年以来不间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目前,主持在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
(二)合作导师:朱洪波
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多通道同步信道测量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和江苏973计划项目“下一代网络技术”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承担物联网与5G传播环境的信道理论与建模、无线频谱理论、物联网频谱资源分配策略及其技术方法、物联网环境下的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等部分关键内容的研究任务。
招收人数:2人
联系方式: zhb@njupt.edu.cn/18951896018
导师介绍:朱洪波,男,1956年2月出生,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物联网研究院院长,物联网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目前兼任的主要学术工作包括: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ITU-R)第三研究组(SG3)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兼通信学分会主任委员,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波科学学报》、《微波学报》编委;江苏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信息通信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通信工程,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技术,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等主要学术研究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其中200余篇被SCI/EI收录;主编出版专著3部;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主持或合作主持并完成了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正在主持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科研项目。
(三)合作导师:程崇虎
主要研究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射频与天线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开展微波电路设计或天线方面的研究。
招收人数:1人
联系方式:chengch@njupt.edu.cn /18951896118
导师介绍:程崇虎,男,1962年12月出生。分别于1983年和1986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在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浙江大学信息电子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至1999年在海南大学任教,1999年至2001年在日本邮政省通信综合研究所作为STA Fellow做研究工作,2001年底回国后到南京邮电大学工作。现为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电管理与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微波电路、射频电路、天线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
(四)合作导师:蒋国平
主要研究方向:混沌电路与系统,混沌通信与混沌信息加密,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控制与故障诊断。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1)研究混沌电路与系统和超混沌电路与系统的同步问题,并应用于混沌通信系统和混沌信息加密。(2)研究复杂动态网络控制、拓扑辨识和故障诊断问题。利用图论和系统控制理论研究复杂网络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方法,利用状态观测器理论研究复杂动态网络同步新方法,用于网络拓扑辨识和故障诊断。(3)研究复杂网络传播模型及其控制问题。使用平均场方程、状态转移概率、元胞自动机等理论和方法建立网络病毒和信息传播模型,研究判断节点影响力大小的方法,提出有效的网络传播防范和应急机制。
招收人数:2人
联系方式:jianggp@njupt.edu.cn / 18951679002
导师介绍:蒋国平, 男,1966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担任IEEE非线性电路与系统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Member(CSS, CASS)、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IJBC》客座编委、《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编委、《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香港城市大学混沌与复杂网络研究中心协作成员。1988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至1992年在河海大学电力系任教,1992年考入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被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毕业,获得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南京邮电学院电子工程系,担任讲师。1999年6月晋升副教授,2003年晋升教授。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01年至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三次访问香港城市大学混沌与复杂网络研究中心;2003年,作为访问教授应邀访问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EI收录80余篇。
(五)合作导师:杨庚
主要研究方向:云计算与安全,大数据处理与安全,隐私保护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主要研究云计算与安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大数据环境中数据保护理论模型,包括基于新型密码算法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加密数据的关键词搜索方法、存储数据的完整性验证方法、敏感数据的细粒度分级和智能分类保护方法等,保护数据在生成、存储、发布、应用、消亡等生命周期的安全;研究大数据环境中隐私保护理论模型,包括隐私数据刻画和甄别、数据发布隐私保护、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标识符匿名保护、位置数据隐私保护、数据脱敏处理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等;
招收人数:1~2人
联系方式:yangg@njupt.edu.cn /025-83535018
导师介绍:杨庚,男,1961年1月出生,1994年加拿大拉瓦尔(Laval)大学博士毕业,1994年至199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大学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在加拿大多家软件公司任职。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篮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IEEE CS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专委会委员、开放式系统专委会委员、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江苏省数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与通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电子学会信息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侨界青年总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协会理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编委,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曾获江苏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教学名师”等奖励。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100篇,著书5部,授权12项,转让4项。目前的研究方向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云计算与安全,分布与并行计算等。
(六)合作导师:陈国良
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处理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体系和软件及网络通信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招收人数:4人
联系方式:wangrc@njupt.edu.cn /13512502230
导师介绍:陈国良,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与计算仪器专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南京邮电大学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被国内外广泛引用、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水利部大禹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等共20余项,并获863计划15周年先进个人重要贡献奖和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以及安徽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所带领的“并行计算相关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三、招收条件
凡近五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原则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人员均可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外籍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从优录用。
在职人员不得申请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具有博士学位能够脱产的在职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也可以申请进站。
委托代培、定向培养博士和在职人员、现役军人,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征得有关单位同意。
为鼓励人才交流,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我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申请进我校同一级学科做博士后。
四、申请材料
(一)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需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 注册后从“办事者进入”窗口进入,填写有关博士后申请信息,并提交申请,按办公系统要求下载打印相关申请材料,并按要求向我校提交以下书面申请材料(统一使用A4纸,申请材料恕不退还):
1. 《博士后申请表》、《专家推荐信》(由两位博士生导师提供)、《博士后进站审核表》、《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等一式4份(从“中国博士后网”下载,需在相关栏目加盖公章);
2. 博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加盖学位办公室公章)一式4份;
3. 博士论文、公开发表的两篇学术代表作1份;
4. 身份证复印件一式4份(已婚者需提供夫妻双方身份证、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复印件);
注:具体填报的材料要求以“全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中的为准。提供的材料需按上述顺序列出材料清单并整理整齐。
(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博士和在职人员、现役军人,须提供委托培养单位、定向培养单位、原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或所在部队师以上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全脱产做博士后的书面证明材料一式4份,并写明出站后“是否可自主选择工作”(单位领导签字、单位盖章方可有效)。
(三)留学博士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或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户口注销证明(出国前已注销户口者提供);在国外获长期居留证的博士,需提交该证件的复印件;
(四)辞职人员须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辞职的证明或原单位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的《辞职证明书》(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的京外事业单位,可由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
(五)转业(复员)军人须提供军官转业证(复员证),或是原军队单位师以上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转业(复员)的证明,或是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的转业(复员)批函;
五、申请程序
(一)博士后申请者首先进行网上申请,然后将申请材料递交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
(二)博士后导师同意接收后,组织进站考核。
(三)考核通过,报江苏省人社厅审批,通过后办理进站手续。
(四)被录取的博士后必须按期进站报到。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一周向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请假。未经请假,无故逾期两周,将取消进站资格。
六、几点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一)进站时未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在进站半年后交博士后导师所在单位核查博士学位证书。如此时仍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将给予退站处理。
(二)以单位外派培训身份出国学习的人员不属于留学人员,在国外学习期间转读学位,若未经派出单位同意,申请回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按留学人员身份对待。
(三)留学人员回国后,若已由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或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留学生处重新安排工作或已回单位报到的,不能以留学人员身份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 系 人:谢秋丽
联系电话:025-85866372
传 真:025-85866291
E - mail:xieql@njupt.edu.cn
通讯地址:南京市仙林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邮 编:210023
注:申请时请注明信息来源于留学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