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网 > 高校招聘 > 江苏 >

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22年人才招聘公告

2022-05-09 17:21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liuxuehr

 一、学校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 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地处中国第一大经济圈—长三角都市圈,是宁镇扬一体化核心城市,是国家知名的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宜居创新型城市,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是沿江南北联动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

学校现有镇江长山、梦溪2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以及上海办事处,占地3979亩;现有教职工22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70余人;在校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00余人,本、硕、博学历留学生600余人;另设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校学生7800余人;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4个,本科专业66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10个学科入选“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研究平台,有15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2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2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建设基地1个)。

二、能源与动力学院简介

能源与动力学院于2011年3月成立,是学校“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身是我校的动力工程系,是学校创办最早的三个系之一,经过 80 多年的建设,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学科专业行业特色鲜明,教育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

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博士生导师3人,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31人,博士62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科技副总10人;江苏省“双创博士”5人;江苏省产业教授3人。

学院已形成本硕博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轮机工程”、“水声工程”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能源化学工程”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程硕士领域授权点(原船舶与海洋工程、暖通空调方向),“能源动力”研究生层次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俄)。轮机工程为国防特色学科专业、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优势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立项学科。

学院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轮机工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能源与动力工程”为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江苏省重点专业,3个专业均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其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于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国家专业认证,“轮机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于2021年通过国际海事科技协会(IMarEST)专业认证(工程教育国际实质等效专业认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由省级人才带领、博士率100%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

学院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轮机与动力工程方向)、国防特色学科条件建设项目(轮机工程方向)、省部共建船舶动力综合机舱实验平台、轮机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绿色船舶能源动力与排放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船舶绿色动力及节能减排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船级社振动噪声检测中心。拥有校企共建江苏省船舶测控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传动装置减振降噪工程技术中心等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4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工程实训中心下设热工基础实验室、动力装置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室、振动噪声实验室及轮机工程实验室、新能源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固定资产总值约4000万元。

近5年来主持承担科研项目近200余项,到款经费达6600余万元,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省级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7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7项,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授权发明专利239件,获国际PCT专利1件;发表SCI收录论文360余篇。

学院目前,本、硕、博各类在校生1700余人。近五年,主持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银奖1项,互联网+国赛铜奖1项,其他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奖项20余项。学科专业建有完善的“辅导员+班主任+导师”育人体系,全方位多矩阵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学院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高,综合素质能力强,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事业单位好评,年终就业率达到98%以上,研究生就业率99%。

三、人才需求专业

四、引进待遇

学校为加盟我校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引进待遇,具体如下:

1.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以上人才购房补贴、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标准

(1)购房补贴、安家费标准

补充说明:首聘期内(进校前三年,下同)获批更高等级人才项目的领军人才和获批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并达到领军人才级别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可兑现购房补贴、安家费差额。

(2)科研启动经费标准

2.补充师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标准

(1)购房补贴标准

补充说明:首聘期内获批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达到领军人才级别的海内外博士,可兑现购房补贴差额。

(2)科研启动经费标准

3.其他引进待遇

(1)业绩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按正高四档发放业绩津贴,海归博士(后)按副高一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后、博士副高按副高二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按副高三档发放业绩津贴;上述待遇均保留三年。

(2)职称政策:特别优秀人才可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申报参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学校重点人才培养计划(深蓝人才工程):新入职博士,若业绩成果符合我校“深蓝人才工程”培养条件,可以直接申报相应人才层次培养对象。

(4)过渡房安排:优先安排入住教师公寓1年;若校内没有房源时可提供租房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1500元/月,补充师资1000元/月,资助期限1年);领军人才过渡房安排面议。

五、应聘方式

应聘者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同时发送至联系人。发送邮件主题格式:姓名+应聘部门+应聘专业+毕业院校+博士/博士后+现聘职称+留学人才网(www.liuxuehr.com)。

联系人:夏老师

邮箱:ndxy@just.edu.cn

联系电话:0511-84411906

原文出处:

https://sepe.just.edu.cn/2022/0506/c4653a306163/page.htm

(电话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留学人才网看到的招聘信息,邮件申请时请在标题结尾加上信息来源于“留学人才网-liuxuehr.co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海归QQ群

    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
     

    海归就业

    海归创业

    海归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