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网 > 高校招聘 > 江苏 >

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2025-04-08 07:35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liuxuehr

为加快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2025年我校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期待与您携手共进!

一、学校简介(http://www.just.edu.cn)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高水平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地处中国第一大经济圈—长三角都市圈,是国家知名的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宜居创新型城市,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势和经济发展潜力。

学校现有镇江长山、梦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以及上海办事处,占地3979亩;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在校普通本科生25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本、硕、博学历留学生680余人;另设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校学生5400余人;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9个,本科专业76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研究平台,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依托高校,有15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3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2个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建设)基地。

二、能源与动力学院简介

能源与动力学院源自动力工程系,是学校创办最早的三个系之一,也是我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90多年的建设,学院逐步形成了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学科行业特色鲜明,教育国际化显著的办学体系。

学院已形成本硕博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轮机工程方向)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轮机工程”二级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能源化工”交叉学科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能源动力”和“土木水利”2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拥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点2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个(能源动力),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优势学科(轮机工程方向)1个,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点1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院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首批通过英国海事科技协会(IMarEST)国际认证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轮机工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首批通过IMarEST国际认证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2.0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二期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通过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重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国家新兴能源产业主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

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其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3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人才项目入选者49人次。多年来,学院依托行业优势,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科研体系,近5年来承担了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高技术船舶、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各类技术开发课题35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省级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7项。授权发明专利340余件、PCT专利6件、巴黎公约专利4件;以第一单位,在Nature,NPJ Flex. Electron., Chem. Soc. Rev., ACS Energy Letts., Nano Energy, AF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各类SCI论文480余篇。

学院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轮机工程方向)”“江苏省绿色船舶能源动力与排放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船舶动力综合机舱实验平台”“轮机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共建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并与中船动力、兆胜等行业龙头共建有多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15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和30余个企业实训基地,以支持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能源动力工程实训中心”下设热工基础实验室、动力装置实验室、人工环境实验室、轮机工程实验室、新能源实验室和振动噪声实验室等6个实验教学单位,现有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固定资产总值约4000万元。

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1400人,硕、博研究生350余人。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人才培养成效不断提升。实施全员全程大学生导师制,近5年学生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银奖,“互联网+”国赛铜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50余项,获评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二等奖、能动教指委百篇优秀论文等奖项近10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2位(平均98%以上),考研升学率高达35%,位居学校前列。近三年来,研究生就业率100%,年博士升学率超过10%,位列学校前列;共有超过71名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或欧盟奖学金,获境外学位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奖金总数和比例均位列学校首位。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和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办公楼、实验楼

三、人才需求专业

师资招聘学科(方向)/专业

部门 一级学科(或主方向) 学科方向
能动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能源动力、动力机械性能及排放控制、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能源系统控制与管理、制冷及低温工程、燃料电池技术、低碳燃料动力技术、高效冷却技术
轮机工程 轮机系统及设备性能分析优化、船舶动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控制、动力装置减振降噪抗击与水下噪声、船舶轮机综合节能与污染物控制、水下目标声学特性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暖通空调与人工环境

紧缺专业:动力工程(燃料电池、低碳燃料动力技术、高效冷却技术方向)、水声工程;

特别紧缺专业:轮机工程。

四、招聘范伟及应聘条件

(一)领军人才

1.应聘条件

(1)顶尖领军人才 (A 类):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对某一领域的发展作过重大贡献的著名专家。

(2)杰出领军人才 (B 类):在海内外享受较高的声望,对某一领域的发展作过较大贡献的知名专家。

(3)青年领军人才 (C 类):有较好的海内外教育经历,在某一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显著的科研成果。

(4)后备领军人才 (D 类):有较好的海内外教育经历,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就。

2.具备领军人才各层次相当水平的人员均可应聘,其中A 类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B类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C类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D 类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二)学科(学术)带头人

1.海外应聘人员

(1)博士毕业于海外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或国内博士毕业后有连续4年及以上海外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并在海外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层次职位2年及以上,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近五年内发表领域内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6篇,或取得突出科技创新成果。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2.国内应聘人员

(1)国内应聘人员原工作单位一般应是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的教授博导或相当层次人员。

(2)近五年内主要业绩成果(论文、项目或获奖)达到国家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条件中学科带头人的条件,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三)补充师资(正高/特优博士、副高/优秀博士、博士)

1.应聘人员

补充师资A类:具有博士学位的正高级职称人员;或博士(博士后)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人员;或博士毕业于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国内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后,具有两年及以上的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海外高校须为“世界排名前300强高校”),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且科研业绩突出的人员。

补充师资B类: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人员;或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且科研业绩突出的人员。

补充师资C类: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且科研业绩优秀的人员。

补充师资D类: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所学专业为我校特紧缺专业,学术成果达到学科及专业建设人才需求,并经学校研究确定的人员。

2.博士(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后经历)人员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

3.补充师资科研业绩要求对照学科专业标准执行。

(四)深蓝(卓博)人才博士后、全职博士后

深蓝(卓博)人才博士后、全职博士后的招聘、管理、待遇等参照学校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等学校现有政策执行。

五、相关待遇

1.引进待遇

(1)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面议;补充师资按标准 享受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

(2)业绩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按不低于正高四档的标准发放业绩津贴;海归博士(后)按副高一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后、博士副高按副高二档发放业绩津贴,标准保留三年(期满后按实聘岗位聘任);国内博士按中级一档发放业绩津贴。

2.聘任方式应聘人员若符合江苏省事业编制进编要求,学校均为其办理事业编制。

3.学校重点人才培养计划新入职博士,前两年内若业绩成果符合我校“深蓝人才工程”培养条件,可直接申报相应人才层次培养对象。

4.过渡房安排优先安排入住教师公寓1年;若校内没有房源时可提供租房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1500元/月,补充师资1000元/月,资助期限1年);领军人才过渡房安排面议。

六、应聘方式

应聘者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同时发送至学院招聘邮箱。发送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应聘专业及岗位+毕业院校+博士/博士后/+现聘职称。

联系人:夏老师、孙老师

邮箱:ndxy@just.edu.cn

联系电话:0511-84411906

学院官网:https://sepe.just.edu.cn

学校简介:http://www.just.edu.cn

原文出处:

https://sepe.just.edu.cn/2023/0224/c4653a319258/page.htmg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海归QQ群

    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