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网 > 高校招聘 > 陕西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1年招聘教师

2021-04-27 14:39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liuxuehr

学院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7年11月,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首个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创新成果研发、高层次团队培育和人才培养的实体性学院。设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ESI 1‰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来华留学生。自2018年起,学院也可招收工程博士。

学院现有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智能工程系两个团队,在焦李成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IEEE Fellow,IET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石光明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IEEE Fellow,IET Fellow,教育部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科技委委员,国家自然基金人工智能领域会评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等领军人才带领下,致力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际前沿发展,产生创新性、颠覆性、不可替代的科研成果。

依托两个团队,学院现设有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国家创新引智基地、“信息感知技术”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建有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类脑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同时,与各大知名企业紧密协作,成立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惠普高性能计算联合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MD联合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斗军民融合联合研究中心等17个联合研究中心/创新实验室。

学院现正虚位以待,只求贤才,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

招聘时间

全年招聘,无时间限制。

具体需求

团队一:智能工程系

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工程系,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主要从事类脑智能视觉感知、图像视频建模与处理、计算成像、脑机混合增强智能、遥感与雷达信息处理等方向的理论、算法与工程应用研究。

研究团队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7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6名,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优青”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陕西省****、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等多人。近5年,团队承担各类在研科研项目70余项,包括“千万级”基础加强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1项、优青2项\面上项目10项、高分重大专项1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000万。课题组是国内较早开展压缩感知研究的团队之一,在图像稀疏和低秩建模、光谱计算成像、高分辨深度信息获取、图像认知与质量评价、图像视频分析处理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与航天508所、509所、西安光机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累计在IEEE T-PAMI、IJCV、T-IP、T-SP、T-CSVT、T-MM、IEEE JSTSP,以及CCF-A类会议CVPR、ICCV、ICML、NeurIPS、AAAI等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他引2000余次,单篇Google引用1000余次。团队成员担任了包括IEEE Trans.-IP、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Journal of Vis. Comm. and Image Rep., EURASIP Journal on Image and Video Process., Circuit Sys. and Sig. Process.等主流国际期刊的编委。团队计算成像与分析的研究成果独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技二等奖2项,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3项(VCIP2016 , ISCAS2013,VCIP2010)、以及陕西省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1项。

目前,研究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重点开展类脑智能视觉感知、新一代深度学习理论与算法、计算成像、图像视频增强处理、图像视频分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等方向的基础理论、算法与工程应用研究,力争在基础理论和算法上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并在国家公共安全、工业生成、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示范应用。

(一)招聘研究方向

1.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类脑深度神经网络

2.压缩感知及计算成像

3.混合增强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

4.人机交互与应用、多模态机器人技术

5.无人系统、智能探测与控制

6.人工智能硬件实现与芯片设计

7.智能物联网及应用

(二)岗位需求

教授、副教授、准聘副教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兼职科研人员均可。

岗位基本职责:

面向上述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或协助指导研究生;教师岗位需承担学院教学任务。

(三)应聘条件

专业要求:从事人工智能、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学工程、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光学工程、水声处理、雷达信号处理等领域研究的博士、硕士,或从事上述领域研究的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后。

团队二: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主要在智能感知与计算、图像理解与目标识别、深度学习与类脑计算的理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其前身为1990年成立的我国第一个神经网络研究中心。

团队现有专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包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及各类陕西省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多人。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防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优青\面上\青年、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横向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在相关领域研究上发挥了核心作用,产生了重要的科研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中国兵器206所、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陕西北斗金控信息服务公司等多家研究机构实现了成果转化,在促进国家重大型号设计、国防建设、地方需求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IEEE T-EC/T-PAMI/T-FS/T-Cyb/T-NNLS/T-GRSS/T-IP、ISPRS、PR等,CCF A类及国际主流会议AAAI、CVPR、ICCV等,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研究成果获包括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科技奖励十余项,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神经网络系统理论》、《免疫优化计算、学习与识别》、《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理论与应用》、《深度学习、识别与优化》等专著二十余部。

团队的发展目标是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协同创新,在已有优势和积累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重点围绕大数据的智能感知与类脑计算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在网络、视频、遥感大数据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创新,取得基础性和系统化的示范性研究成果。我们的使命是在理论、应用和学术活动上取得原创性的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研究成果。在未来几年内,建设成为以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具有国际综合创新能力的科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国家基地。

(一)招聘研究方向

1.脑启发计算与深度学习:探索脑信息处理机制,充分发挥生物智能在感知、推理、归纳和学习等方面的优势,研究类脑认知理论和方法;研究视觉认知计算(心理学)、可解释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架构搜索、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深度学习理论与方法等等。

2.智能遥感大数据解译:利用视觉感知机理和脑认知机理,建立可见光/SAR/高光谱/红外等遥感影像的认知模型,研究遥感影像的自适应信息获取与目标重构、遥感影像理解与目标识别、变化检测与动态监测理论与方法等等。

3.量子感知与智能计算:研究量子感知与信息处理理论、量子硬件模拟器以及量子高性能计算平台;模拟生物和自然界的智能行为和机制,构造智能计算、学习与优化模型,实现高效的计算智能方法,推动量子科学与计算智能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4.智能态势感知:研究电子侦察信号检测识别、电磁频谱感知与管理、深度态势感知等基础理论,突破核心技术、为人工智能在态势感知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电子侦察、电磁探测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力的核心技术保障。

5.智能医学影像大数据处理:研究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作等新特征的智能医学影像诊疗技术;从成像技术创新、影像诊断分析、影像手术导航与介入治疗、以及分布式医学影像边缘计算等方面推进新一代智能医疗的发展。

6.无人系统与群体智能:研究智能无人系统协同感知、认知和自主决策、群体智能学习理论与方法等、研究基于视觉的导航引导、自主避障、路径规划、三维地图构建、目标检测与跟踪、高效定位与姿态估计等技术等。

(二)岗位需求

教授、副教授、准聘副教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兼职科研人员均可。

岗位基本职责:

面向上述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或协助指导研究生;教师岗位需承担学院教学任务。

(三)应聘条件

招聘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生物医学工程及其他相关学科。

华山学者岗位简介

菁英教授/菁英副教授:

以人才培养、人才项目培育、前沿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为主要职责;原则上应具有海外学位或一年以上海外研修或工作经历;菁英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3周岁,菁英副教授一般不超过38周岁;学术基础扎实,在所从事研究领域同龄人中成果突出,具有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质,且满足下列情况之一:

1. 基本达到或在一个聘期内能够达到国家级、省部级或同等水平人才计划、人才项目的学术成果要求的人员;

2. 已入选省级或同等水平人才计划、人才项目,并在聘期内有志入选更高层次人才计划或人才项目的人员;

3. 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积累,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系统研制等方面能力突出,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突破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的应用成果,或能够实现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符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人员。

准聘副教授:

在相关学术领域已有较好业绩,经培养能够快速成为支撑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并具有成为学术骨干潜力的青年人才;具有海内外院校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具有博士后经历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招聘程序

1.应聘者根据各团队需求,将个人简历发送到学院联系邮箱,并注明应聘岗位(具体岗位任职资格请咨询学院联系人)。

2.学院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应聘者择优初选和面试评审,将评审结果及申请材料递交学校人事处。

3.学校审批。

工作地点

西安、广州

薪酬待遇

1. 华山学者系列岗位的聘任条件、薪资待遇按学校文件规定执行。华山准聘副教授年薪25万。

2. 根据个人的论文、科研业绩,在学校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绩效奖励。

3. 团队酌情提供2-8万/年的薪酬补贴。

4. 在广州工作,有额外业绩补助,保障整体待遇不低于广州同类研究院所人员水平。

联系方式

联系人:铁老师

联系电话:029-88201531

邮箱:sai_hr@xidian.edu.cn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原文出处:

http://sai.xidian.edu.cn/info/1106/5911.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海归QQ群

    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