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水平大学,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也是苏北地区首所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设有3个试点学部、21个专业学院以及教师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70个本科专业,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十一个学科门类。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和翻译硕士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4914人(含独立学院8243人),硕士研究生2890人(含教育硕士661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8353人。学校相继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接收2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现有的1365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4人)、副教授45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34人。有两院双聘院士3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双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级人才(双聘)18人,“江苏特聘教授”2人。4名教师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3名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9名教师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名教师为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3名教师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5人为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64人次为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8人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1人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
学校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项;有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9个;建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近五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17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得包括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近60项。共发表论文7250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等收录论文1775篇;出版著作163部,出版教材83部,获得专利59项。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教材1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9项,有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0个,省级重点专业类1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教材10种,省级优秀精品课程47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获得“中地共建”实验室项目15项,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师范生素质教育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省级培养基地和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省级培训基地,并且是江苏省五个区域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之一。
学校积极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彰显。近年来,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先后与苏北十校共建教学科研联合体,与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和宁夏中卫等地方政府建立了校市战略合作关系,与徐工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学校积极推进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大学科技园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学校主动发挥作为苏北地区唯一的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服务功能,不断为推进校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新途径。
面向“十二五”,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办学,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